一年前,旨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北京版“国五条”细则,即“京五条”落地。因为从严执行被称为是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京五条”加大了经营交易的成本,这不仅反映在按照个人转让住房所得的20%征收个人所得税,还反映在进一步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款的比例上。
业内不少人反映,如今楼市已经鲜少见炒房人的身影,都属于刚需人群。刚需到底有多强?自京五条实施以来,二手房市场上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满五年、唯一”房子成了香饽饽,理由是动辄节省少则十几万、多达数十万不等的税费。国内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是,多数税费是由买房人承担,结果是新增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买房人的购房门槛。
今年打算入市的刚需们,又遇到了新门槛,即是银行信贷政策呈现明显收紧之势,房贷利率优惠逐渐消失。月供压力的增加,直接浇灭了刚攒够钱准备入市的年轻人们的热情。
原本计划买房的人为了避税,抛弃了城区内二手房,转而想去购买新房的时候,又发现北京四环边上的新房均价已经超过4万元,而五环以外的新房售价也超过2万元。刚需购房者想买到合适的房子越来越难了,买房路越走越远,不少人甚至认为,“工资的上涨永远赶不上购房成本的增加,我们是不是永远买不起房呢?”
不想给父母增加过重的负担,几天前北漂一族小叶收拾行李回了老家,“一套房子让两代人背债,不值得。”在房地产圈内,大家公认真正的刚需人群可能都盯着200万一套的自住型商品房。
高房价加上高成本购房,已经吓退了不少想买房的人。有观点认为,尤其是高成本购房已经把过去的刚需挤到了门外,刚需其实并不“刚”。
2014年,随着自住型商品房供应量的加大,自住型商品房的价格将会拉低整体房价平均水平,大家都期待着政策能有效缓解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迫切问题,以此把刚需从掉队的边缘拉回来。晨报记者 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