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地产网 彭飞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热映与冯小刚今年贺岁档新片《私人订制》的高预期,似乎让华谊兄弟今年的业绩再度变得有保障。
据华谊兄弟早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该公司预计2013年1-9月实现净利润约4.03亿元至4.3亿元,同比增长200%至220%。
不过,相比电影业绩的飘红,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极力打造的诸多主题公园项目却似乎进展缓慢,同时以地产为基础的电影衍生品板块亦是如此。
跨界的地产
其实,华谊兄弟过去以及现在学习的榜样都是迪士尼,除电影制作外,最让华谊兄弟羡慕的就是其在主题公园方面的运营。
因而自2009年上市筹备开始,华谊兄弟就已属意主题公园,并先后在青岛、成都、北京等城市进行尝试,但均以失败收场。
不过,随着华谊兄弟在电影制作方面的逐步成熟以及盈利的相应增长,王中军的主题公园梦再度燃起,并开始四处出击以此跑马圈地。
2011年5月,华谊兄弟宣布其首个电影主题公园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占地近1000亩,该项目的模式类似环球影城,里面有蹦极、过山车等娱乐设施,且每一个项目都以华谊自己的电影为主题。
与此同时,华谊兄弟在深圳坪山又落下一子,拟打造华谊首个文化城,内容还是以华谊电影为主题。项目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投资高达130亿元。
对于该项目,华谊兄弟的愿景是“中国的好莱坞”,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未来南中国定位最高端、产业链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影视文化产业集群”。
此外,华谊兄弟在2012年还相继宣布将在海口开发“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以及在上海嘉定打造“华谊兄弟文化城”,两个项目占地均近1000亩。
然而,在上述4个项目中,目前进展比较顺利的只有海南冯小刚电影公社项目,该项目在几次延期后终于在2012年10月奠基,预计2014年初建成。反观其他3个项目,当前仍在规划进程中。
对于华谊兄弟的跨界地产行为,市场分析曾指出,在当前我国电影业产业链结构尚不完整,主题公园、影视城等作为电影的衍生环节对产业结构升级意义重大,因而一些影视公司投资建设主题公园也是为了实行全产业链布局战略。
当然,这还只是从产业链的布局来看,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地方政府在文化项目拿地方面均会给予较高优惠。
而华谊兄弟其实更为看重的是投资地产带来的巨大收益,借建设主题公园、影视城之名,行地产开发之实。
不过,虽然政策层面有利,但要将具体项目落实,华谊兄弟要做的还很多。
相关分析就指出,在具体运营模式上,华谊兄弟的标杆迪士尼的发展思路是齐头并进,动画、主题公园等同步推进,并拥有自己的核心人物、主题,有完整的产业链,但这些华谊兄弟目前均不具备,既没有核心人物,题材也不够鲜明。
另外,华谊兄弟的跨界,还将面临国内旅游文化产业的激烈竞争。
这两年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文化旅游地产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成为了传统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力的一个重要方向,暂时不论深耕文化产业的华侨城,包括万达、保利、雅居乐等大型企业均已将触角伸向了旅游地产。
而相比这些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房企,华谊兄弟从运营经验、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等各方面均存在不小差距。
良策亦或败笔
实际上,无论是影视业界还是地产界人士,对于华谊兄弟进军主题公园类型的地产业都颇为担心,因为轻资产公司撬动重资产项目会使华谊兄弟资产负担过重,极有可能走入死胡同。
其实和缺乏文化旅游地产开发的经验相比,资金才是华谊兄弟跨界地产的软肋。
自2009年上市以来,华谊兄弟就不断从资本市场融资筹钱,但账面却一直不好看。据其201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流动货币资金为6.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高达5.9亿元,债务压力可谓不小。
而为了缓解资金困局,华谊兄弟也一直在借助资本市场释放压力。
从2011年开始,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多次向信托等金融机构质押华谊兄弟股票,截至今年一季度,共质押股权8380万股,占比达41.4%。虽然没有公布质押股权的真正用途,但华谊兄弟缺钱已成市场共识。
“跟万达不一样,华谊兄弟根本没有钱。”早前亦有相关市场人士接受媒体采访如是表述。
那么,在没有强大资金实力的情况下,华谊兄弟将如何撬动比电影投资多出十几倍的地产项目,实则是外界最为关心的话题。
对此,华谊兄弟曾回应称,我们是轻资产公司,核心业务还是电影,主题公园的模式还是以入干股、品牌授权为主,真正的操盘则是合作方公司。
王中军亦曾举例提到,假如一个项目华谊兄弟有30%收益权,但真正投入的现金并没有这么多,是靠部分现金加部分知识产权入股。
“我们不是真的拿了大量的现金去做物业、买地,不是这个概念,而是以品牌核心为主,我们是靠知识产权来赚钱的”。
不过,在外界看来,王中军的这一想法或许过于天真,因为华谊兄弟在目前的阶段发展主题公园还为时尚早,并且修建电影主题公园要有大量的知识产权、强大的输出管理能力等条件做保障,但显然华谊兄弟目前的积累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