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地产网 见习编辑 赵思茵 虽经历几年坎坷的借壳上市之路未果,四川蓝光实业集团似乎并不想放弃。
一直盛传被蓝光借壳的“壳公司”--迪康药业,9月5日再发延期复牌公告。公告称,在停牌期间,公司与大股东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中介方就重组预案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和论证,由于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资产范围较广,相关工作较为复杂,公司无法在9月6日复牌,公司股票继续停牌30天。
虽然迪康药业重组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根据迪康药业此次发布的公告,迪康药业要注入的资产是正是蓝光集团旗下房地产业务-四川蓝光和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由此看来,蓝光借壳上市似乎已成定局。
蓝光加速借壳上市
然而,看似已成定局的借壳上市之路,蓝光却足足走了五年。
早在2008年6月,蓝光集团以每股6.14元、总竞拍价3.3亿元,取代因债务问题而急欲转让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迪康集团,成为迪康药业的大股东,持有后者5251万股的限售流通股,持股比例占29.9%。
而在上述收购之前,已有不少媒体猜测,蓝光集团一旦顺利完成重组,ST迪康有望转型房地产,从而成功实现借壳上市。
然而,在蓝光收购迪康集团股份不久,国际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便开始加剧。加之汶川大地震以及此前过激拿地等影响,蓝光曾一度陷入资金困局。
眼看借壳迪康药业上市之路遇阻,蓝光集团在2011年迪康药业实施了超预期的10转15,股价一路暴涨之后,在2011年3月到2011年11月短短的8个月时间内,累计减持5299万股。减持的股份占总股本的14.9%。
到了2012年,蓝光集团对于上市似有退意,再次减持8.03万股。当时,蓝光集团对迪康药业的持股比例降至13.97%。截止目前,蓝光集团还持有迪康药业6135万股,今年上半年尚未有减持动作。
然而,随着房地产重组“闸门”重启预期的加强,蓝光集团对迪康药业的态度有所转变,并且开始加速借壳上市的步伐。
今年7月12日,迪康药业发布公告称,因正在筹划重大事项,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公司申请,股票自2013年7月12日起停牌。
并且,在此后的7月19日开始到8月16日期间,迪康药业便以资产重组为由,连续发布5次继续停牌公告。其中,在8月15日,迪康药业在停牌1个月后发布公告称,大股东蓝光集团正在与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高溢价扩张暗藏隐忧
对于蓝光长达五年的曲折上市之路,或许也是为近年来开苏发展而做更多融资上的准备。据一位接近蓝光人士称:“蓝光属于扩张型房企,需要大量的现金来支持其近几年的快速扩张步伐。”
但是,另一位熟悉蓝光的业内人士分析道:“蓝光快速扩张下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称,与其他买地之后静等土地升值的房企不同,蓝光通常以高溢价买地,之后迅速开发。
在2012年8月和9月,蓝光地产突进昆明,分别以106%和75%的溢价率取得西山区老海埂路片区两地块,总耗资4.4亿元。今年4、5月份,蓝光分赴青岛、长沙和无锡拿地,总耗资12亿元,其中长沙项目溢价率86%。7月底,蓝光地产重庆拿地耗资4.56亿元,溢价率115%。
对于上半年所拿的长沙、青岛与无锡地块,蓝光曾公开表示计划12月份要全部开盘。也就是说,蓝光给自己定下的运作周期是7-8个月。
对此,熟悉蓝光的业内人士分析说:“蓝光高溢价获取土地后,马上进行开发。因此,蓝光的土地利润要比其他开发商少很多。”
成都业内人士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蓝光的另一个问题则是,“目前蓝光做的主要是刚需型住宅,在产品线的多元化上有一定的局限。”
据了解,目前,蓝光住宅开发上有COCO系、幸福系。其中,蓝光COCO系列产品,属于标准化、流水线式的刚需产品。
这种满足刚需的模式虽然很容易被复制到全国各地,但“如果蓝光想要有一个大的发展,显然,只靠刚需产品是不够的。”该名业内人士说,“虽然蓝光也有其他类型的产品,但可能因为运营经验以及资源的缺失,市场反响并不怎么样。”
据调查,蓝光除了做COCO系、幸福系的刚需类产品外,也有诸如蓝光公馆1881、蓝光观岭等豪宅系列的产品。
其中,蓝光观岭项目位于成都市金堂县观岭大道旁,该项目在09年起开售,一开售就与其他豪宅一样面临去化较慢的问题。
为了加快销售,蓝光甚至在在2012年4月曾推出“六折清货外送公寓”的促销活动。
当时只要购买观岭280-450平方米中任一户型的独栋别墅,除了享受六折的优惠外,还将赠送40多平米的威尼斯度假式酒店公寓。据了解,当时蓝光观岭的别墅的销售均价为1.3万元/平方米。
然而,蓝光观岭在开售四年后仍有部分剩余房源。
对此,该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蓝光在发展豪宅项目上经验和资源不是非常充足。”
最后该人士称:“蓝光的发展速度太快,其资源、经验、配套以及人才等方面都还需要进行完善,蓝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